谱谱风

标题: 请老师和谱友们点评葫芦丝独奏曲《越歌》 [打印本页]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28 19:37
标题: 请老师和谱友们点评葫芦丝独奏曲《越歌》
请老师和谱友们点评我上传的葫芦丝独奏曲《越歌》,谢谢!链接地址为:
http://www.ppfeng.com/QMshow.asp.php?tid=33502

(, 下载次数: 151)
(, 下载次数: 176)

http://124.156.183.91/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wMjl8NDQ2NjVmNWFlZjFjYzM2ODAzNDlhNTkyM2FjOTdjY2Z8MTcxOTczNTY3MA%3D%3D&request=yes&_f=.mp3
(这是李辛老师本人演奏的录音)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28 21:38
本帖最后由 sunhp0205 于 2012-6-29 05:18 编辑

      李辛老师为旅欧华侨,祖籍浙江,虽客居遥远的异国他乡,但他始终眷恋着故乡的山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许多深受欢迎的葫芦丝乐曲,例如:《梦里江南》等。这首《越歌》,就是他以故乡为题材的又一首旋律极富江南越地特色的新创作品。
      相关曲谱的说明如下:
      1、李辛老师希望间奏的音符上可以加上连音线,所以我照打了,想请教一下评谱老师,这样行吗?
      2、李辛老师本人的吹奏有浓浓的吴越风味,滑音很柔、很软,他喜欢不标滑音等技巧,而给演奏者留下自己发挥的余地。所以我也没标,可以吗?
      3、速度符号和表情术语可以不放到一起吗?比如第2页的第一行.
      4、第一页第六行的两小节间奏,后面的小节线应该加吗?
       请老师赐教!{:soso_e18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开心老顽童    时间: 2012-6-28 21:50
欣赏!赞一个!{:soso_e163:}
作者: foolishbug    时间: 2012-6-28 23:13
阳光J的谱子越来越漂亮了,进来学习的说{:soso_e11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原上草0    时间: 2012-6-28 23:53
妹子的谱子真漂亮哈{:soso_e163:}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29 05:30
本帖最后由 sunhp0205 于 2012-6-29 05:33 编辑

点评
yx_h  除延音线外,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一般不加连线,是为了与有带歌词的旋律(一字多音)区分开。器乐曲尤其独奏曲的连线与演奏法(断句、换气、分弓等)有关,间奏如果仅起提示作用也应有所区分。


yx_h  葫芦丝的特色之一就是各类滑音、倚音运用非常丰富,记法目前尚不统一。对演奏有特殊要求的关键位置加上好,无特殊要求则可不加。


yx_h  曲首基本速度和表情术语一般都放在一起,便于读谱时对全曲的演奏(唱)风格有个大致了解。曲中这两类术语的具体位置应根据曲作者对乐曲演奏(唱)的要求而定。


yx_h  第六行小间奏后面加的小节线,通常是在上方间奏与移至主旋律行的部分要衔接时需要加(比如第七行的记法),如果上方小间奏已有圆括号,后面没有移下来的部分可以不加。   

郝老师,您真是位好老师呀,谢谢您的指教,{:soso_e160:}{:soso_e177:},我会按您的指点逐一修改的,{:soso_e183:}





作者: 原上草0    时间: 2012-6-29 08:49
(, 下载次数: 134)
送妹子印章一枚{:soso_e113:}

作者: lixc99    时间: 2012-6-29 18:04
又看到一首好听的葫芦丝曲谱。这里快成为我收集葫芦丝的宝地了。谢谢各位朋友,收藏了。曲谱制作不错。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29 18:54
按照郝老师及谱友们的指点,经李辛老师同意,修改曲谱重新发上来,再请老师们指导。{:soso_e183:}
(, 下载次数: 164)

(, 下载次数: 144)

1、曲名的隶书字体是李辛老师要求的,所以没改动。
2、加上了部分技巧符号,如滑音等等。



作者: lixc99    时间: 2012-6-30 13:32
好的,等你认为满意时,我再收藏。感谢你的认真精神。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30 22:04
谱中滑音符号的标注,还是不太明白,想继续请教老师:
目前曲谱中有几处滑音是按上图1.的样式处理的‘
但这几处实际吹奏时是按2来吹奏的。因为两处都是从5滑向3的,但没看到有这样标注的。也感觉不合适。
用3.的标注法肯定不对,因为起音明确;
可以用4的形式来标注,把上弯形状的滑音的符号放到5和3中间吗?
老师能给明确一下吗?请教了{:soso_e183:}{:soso_e163:}
(, 下载次数: 91)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6-30 22:06
本帖最后由 sunhp0205 于 2012-6-30 22:09 编辑
sunhp0205 发表于 2012-6-29 18:54
按照郝老师及谱友们的指点,经李辛老师同意,修改曲谱重新发上来,再请老师们指导。

点评
原上草0  妹子,那个波浪线的高度9就可以了,太粗了不好看

好的,大哥,我再改哈,谢谢啦!{:soso_e113:}

作者: XIAOFENG-ZH    时间: 2012-6-30 22:26
阳光妹子又发新曲谱了啦?{:soso_e179:}而且感觉越来越棒了,进步很大哦!应该多夸夸,好学生是夸出来的~!{:soso_e120:}郝老师点评的细致到位,一条一条看下来,收获真的不小!{:soso_e183:}妹子辛苦了,郝老师辛苦了!{: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ymhymh0709    时间: 2012-7-1 00:34
lixc99 发表于 2012-6-29 18:04
又看到一首好听的葫芦丝曲谱。这里快成为我收集葫芦丝的宝地了。谢谢各位朋友,收藏了。曲谱制作不错。

真不错   很细致 {:soso_e113:}
作者: sunhp0205    时间: 2012-7-1 04:36
本帖最后由 sunhp0205 于 2012-7-1 08:00 编辑

点评
foolishbug  选第三行的理由,是偶看了《大起板》得出的结论:弱拍起音用下弯滑音线


foolishbug  偶觉得起音是否明确这个概念有些模糊,事实上很多起音偶认为是明确的,但是实际记谱却视为不明确。也许偶也不是很明白一个看着这些不同的滑音符号的演奏者能吹奏出多少不同的效果?


foolishbug  偶打谱的话,选第三行


XIAOFENG-ZH  我觉得你第四行的好看!但可能还是第一行“目前标注”是正确的!


谢谢峰哥和虫MM参与 讨论。{:soso_e181:}{:soso_e183:}。实际上我也问了李辛老师本人,他也确定这两处确实是从5滑至3的,大家试着吹一下看,肯定会有以下同感,从5滑至3 ,应该是最佳处理方式,这儿不太可能吹完5后,又改从别的什么音再往3滑了。

所以还是想请教各位老师及谱友一下:有弱拍起音就需用下弯滑音线的说法么?







欢迎光临 谱谱风 (http://124.156.183.91/) Powered by Discuz! X3.3